引領企業騰飛的“神器”,你用對了嗎?
時間: 2019-07-13來源: 怡海軟件
21世紀,CRM管理系統成眾多企業發展和轉型利器,但是,對于CRM軟件你了解多少?如果讓你寫出以C、R、M打頭的與CRM相關的英文單詞,你能想到哪些?
以下是某CRM管理系統培訓課程上,從學員寫的上百個詞中挑選的一些列在下面,供大家共享之。
在管理信息化領域,可能沒有哪個“三字經”能像CRM管理系統這樣意思單一而含義豐富的了。對于CRM,我們似乎只要深刻理解了這三個詞,就能真正理解CRM軟件了。
Customer(客戶)
Relationship(關系)
Management(管理)
然而這樣很容易陷入“本本主義即教條主義”的怪圈。對于這個概念本身的理解程度,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企業實施CRM管理系統所能達到的水平。論其原因,不妨套句俗話:想都想不到,怎么能做到?
找到、認識和分析客戶
找到真正的客戶
這個問題看似簡單,實則不然,其實很多行業都搞不明白這個問題。
在一次CRM管理系統的研討會上,一位來自某地鐵公司的老總深有感觸地說:“以前我們認為我們的客戶是政府,因為我們主要的資金都來源于政府投資,政府對我們進行考核。現在我們才逐漸意識到,我們的客戶應該是市民。因為投資的錢都來自于納稅人,而且市民還要花錢來乘車。認識到這一點以后,我們很多工作的思路就清楚多了。”
假如你是一名教師,想想你的“客戶”是誰?是學生還是家長?有人說,這個“客戶”逐漸在轉變:托兒所時期主要是家長,而到大學以后則是學生。不管怎么樣,只有認識到正確的客戶,才能真正理解客戶的需求,才能進行所謂的客戶細分,才能提供客戶所需要的各種產品和服務。如果說托兒所的客戶主要是家長的話,那為什么絕大多數托兒所都沒有家長休息室,而總是讓他們在校門外望眼欲穿地等待自己的寶寶呢?
擦亮眼睛,仔細想想,你真正的客戶是誰?結果也許會出乎你意料——客戶并不是你產品和服務的直接購買對象。
全面地認識客戶
設想一下:如果你是一名銷售人員,去向客戶推銷一種公司的新產品,可客戶正在為他購買的一個產品的質量而大光其火,而且直到現在尚未得到良好的服務。不幸的是,這個產品也是你們公司的。正在這個節骨眼上,你出現了,可以想象你被掃地出門的下場。而如果你在去之前,了解了這個情況,并帶上一名工程師登門服務,你是不是就多了一些勝算?
很多CRM管理系統提供客戶360°視圖查看功能,其目的就在于使我們能夠全面認識客戶。一般而言,客戶信息可以分為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。靜態信息為客戶的基本資料,是相對穩定的,如姓名、聯系方式等等;而動態信息則指業務信息,是隨著與客戶交往的進行而不斷豐富的,比如客戶交往記錄、客戶購買歷史等。
所謂全面,不單是信息的全面,還指信息是體系化、結構化的,雜亂而零散的信息是沒有價值的。沒有CRM管理系統的大問題就在于此:其實很多的客戶信息都散布在我們的E-mail、書面文檔或者別的什么地方,有了CRM軟件,這些信息就可以條理化了。
對于CRM管理系統而言,要做到真正的客戶360°查看,需要系統建立統一的客戶模型,但除去一些大型CRM軟件供應商如怡海軟件合作伙伴Salesforce,現在很多CRM軟件還做不到。因此,想想看,你能真正及時得到全面的客戶信息,進行客戶的360°查看嗎?
發現關鍵的客戶
在這個世界中,“28”定律普遍存在,在客戶價值方面尤其如此。對于有些企業,20%的關鍵客戶很容易識別,但有些企業卻并不容易,這有賴于數據的支持。有不少企業是在CRM系統上線后才搞明白哪些是真正帶來利潤的客戶,原來企業以為的財神爺,實際上是在蠶食利潤。
當然,利潤率只是衡量客戶是否關鍵客戶的指標之一,企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包括利潤率在內的綜合指標體系,去判定誰是關鍵客戶,并建立相應的評估管理制度,以一種動態的眼光看待關鍵客戶,進行周期性的評估。進而在市場活動、信用管理、價格政策、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區別對待,實現客戶的分級管理。
你不妨先憑感覺列一下哪些是你認為的關鍵客戶,然后用一套指標體系去衡量衡量。結果和你設想的一致嗎?
客戶與企業、客戶與客戶的關系
客戶與企業的關系
包括客戶與企業之間的商務溝通、業務交往、客戶服務等。企業應該設法為客戶提供統一的交互界面,但交互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,如電話、網絡,面對面等方式。所謂“統一”有兩個方面的含義:
一方面,每種方式都有統一的接口;
另一方面,不論采用哪種交互方式,客戶都能得到一致的服務響應,而且服務的速度和質量都不會受到較大影響。否則,企業應該考慮取消這種交互渠道,因為一個不好的渠道比沒有渠道更遭。
這些交互方式的實質,是用一種標準化的服務模式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。
思考一下,你的企業是否已經建設了這種交互渠道,并且已將這些渠道進行了充分的整合?
客戶與客戶的關系
客戶本身的關系有時候比客戶與企業的關系更為重要。在產品銷售中,我們通常會發現兩種現象:
其一,產品和服務的銷售對象往往不是決策者,也就是說,他們買東西,但做不了主;
其二,起初服務的客戶并沒有太大價值,而其背后的資源更有價值,即順藤摸瓜才有大收獲。
由此可見,管理好客戶本身的關系有多么重要。客戶本身的關系也有兩種類型:客戶內部的關系和客戶的外部關系,如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和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。管理這種關系主要是記錄客戶企業內部關鍵人物的人事信息、變動情況及其變動歷史,以及客戶之間的關聯關系。這些關系對于針對客戶的各種決策,都有重要的參考作用。
在你的企業中,CRM考慮到客戶本身關系的管理了嗎?
客戶關系管理管什么?怎么管?
客戶關系管理管什么?
CRM軟件管理的是與客戶交互的各個環節。很顯然,在企業中與客戶直接打交道的部門一般有三個:即銷售、服務和市場。其他部門雖然也與客戶打交道,但其管理是以企業內部為主導。
在市場上形形色色的CRM軟件中,很多實際上只是CRM管理業務中的某一塊,比如Salesforce的Sales Cloud,屬于銷售團隊自動化管理系統(SFA,)、Service Cloud 屬于客戶服務支持系統(CSS),從管理的角度來看,這些業務是相互關聯的,但其業務重點可能不同,所以在選擇CRM時,企業必須考慮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一套集成的系統,還是某個單方面的業務系統。
客戶關系管理怎么管?
銷售、服務和市場的具體業務管理都是相當復雜的,但從總體來看,CRM軟件的管理有3個層次:
• 業務操作層:主要是日常業務的管理,可理解為部門級的管理。
• 部門協作層:是在部門日常業務管理基礎上,考慮到整個企業的業務協作,可理解為企業級的管理。
• 數據分析層:是在業務數據積累的基礎上進行的數據分析和挖掘,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,如客戶價值分析、客戶購買行為分析等。
不同的行業,不同的企業規模在這3個層次中的要求差別很大,而市場上的CRM管理系統的定位和特色也是差別很大的。企業在進行CRM軟件選型時,需要特別關注這一點。
想想看,在CRM管理系統選型前,在自己的行業特點和企業規模下,你的企業需要哪一層次的CRM軟件?